时间:2022-12-17 09:50:38 | 栏目:Python代码 | 点击:次
前言:
在这篇Python字符集和字符编码中我们提到了unicode,该字符集对世界上的文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,让计算机可以用统一的方式处理文本,而且目前已经支持超过13万个字符,天然地支持多国语言。
所以不管什么文字,都可以用一个unicode来表示。
但是问题来了,unicode能表示这么多的字符,那么占用的内存一定不低吧。的确,根据当时的编码,一个unicode字符最高会占用到4字节。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,明明一个字符就够用了,为啥需要那么多。
于是又出现了utf-8,它是为unicode提供的一个新的编码规则,具有可变长的功能。不同种类的字符占用的大小不同,比如英文字符使用一个字节存储,汉字使用3个字节存储,Emoji 使用4个字节存储。
但Python在表示unicode字符串时,使用的却不是utf-8编码,至于原因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。
从Python3开始,字符串使用的是Unicode。而根据编码的不同,Unicode的每个字符最大可以占到4字节,从内存的角度来说, 这种编码有时会比较昂贵。
为了减少内存消耗并且提高性能,Python的内部使用了三种编码方式来表示Unicode:
在Python编程中,所有字符串的行为都是一致的,而且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差异。然而在处理大文本的时候,这种差异就会变得异常显著、甚至有些让人出乎意料。
为了看到内部表示的差异,我们使用sys.getsizeof函数,查看一个对象所占的字节数。
import sys print(sys.getsizeof("a")) # 50 print(sys.getsizeof("憨")) # 76 print(sys.getsizeof("?")) # 80
我们看到都是一个字符,但是它们占用的内存却是不一样的。因为Python面对不同的字符会采用不同的编码,进而导致大小不同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:Python的每一个字符串都需要额外占用49-80字节,因为要存储一些额外的信息,比如:公共的头部、哈希、长度、字节长度、编码类型等等。
import sys # 对于ASCII字符,一个占1字节,显然此时编码是Latin-1编码 print(sys.getsizeof("ab") - sys.getsizeof("a")) # 1 # 对于汉字,日文等等,一个占用2字节,此时是UCS2编码 print(sys.getsizeof("憨憨") - sys.getsizeof("憨")) # 2 print(sys.getsizeof("です") - sys.getsizeof("で")) # 2 # 像emoji,则是一个占4字节 ,此时是UCS4编码 print(sys.getsizeof("??") - sys.getsizeof("?")) # 4
而采用不同的编码,那么底层结构体实例的额外部分也会占用不同大小的内存。
如果编码是Latin-1,那么这个结构体实例额外的部分会占49个字节;编码是UCS2,占74个字节;编码是UCS4,占76个字节。然后字符串所占的字节数就等于:额外的部分 + 字符个数 * 单个字符所占的字节。
import sys # 所以一个空字符串占用49个字节 # 此时会采用占用内存最小的Latin-1编码 print(sys.getsizeof("")) # 49 # 此时使用UCS2 print(sys.getsizeof("憨") - 2) # 74 # UCS4 print(sys.getsizeof("?") - 4) # 76
上面提到的三种编码,是Python在底层所使用的,但我们知道unicode还有一个utf-8编码,那Python为啥不用呢?
先来抛出一个问题:首先我们知道Python支持通过索引查找一个字符串指定位置的字符,而且Python默认是以字符为单位的,不是字节(我们后面还会提),比如s[2]搜索的就是字符串s中的第3个字符。
s = "古明地觉" print(s[2]) # 地
那么问题来了,我们知道通过索引查找字符串的某个字符,时间复杂度为O(1),那么Python是怎么通过索引瞬间定位到指定字符的呢?
显然是通过指针的偏移,用索引乘上每个字符占的字节数,得到偏移量,然后从头部向后偏移指定数量的字节即可,这样就能在定位到指定字符的同时还保证时间复杂度为O(1)。
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:字符串中每个字符所占的大小必须是相同的,如果字符占的大小不同,比如有的占1字节、有的占3字节,显然就无法通过指针偏移的方式了。这个时候若还想准确定位的话,只能按顺序对所有字符都逐个扫描,但这样的话时间复杂度肯定不是O(1),而是O(n)
我们以Go为例,Go的字符串默认就是使用的utf-8编码:
package main import ( "fmt" ) func main() { s := "古明地觉" fmt.Println(s[2]) // 164 fmt.Println(string(s[2])) // ¤ }
惊了,我们看到打印的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。因为Go底层使用的是utf-8编码,不同的字符可能会占用不同的字节。但是Go通过索引定位的时候,时间复杂度也是O(1),所以定位的时候是以字节为单位、而不是字符。在获取的时候也只会获取一个字节,而不是一个字符。
所以s[2]在Go里面指的是第3个字节,而不是第3个字符,而汉字在utf-8编码下占3个字节,所以s[2]指的就是汉字古的第三个字节。我们看到打印的时候,该字节存的值为164。
s = "古明地觉" print(s.encode("utf-8")[2]) # 164
这就是采用utf-8编码带来的弊端,它无法让我们以O(1)的时间复杂度去准确地定位字符,尽管它在存储的时候更加的省内存。
我们说Python会使用3种编码来表示unicode,所占字节大小分别是1、2、4字节。
因此Python在创建字符串的时候,会先扫描,尝试使用占字节数最少的Latin-1编码存储,但是范围肯定有限。如果发现了存储不下的字符,只能改变编码,使用UCS2,继续扫描。但是又发现了新的字符,这个字符UCS2也无法存储,因为两个字节最多存储65535个不同的字符,所以会再次改变编码,使用UCS4。UCS4占四个字节,肯定能存下了。
一旦改变编码,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都会使用同样的编码,因为它们不具备可变长功能。比如这个字符串:"hello古明地觉",肯定都会使用UCS2,不存在说hello使用Latin1,古明地觉使用UCS2,因为一个字符串只能有一个编码。
当通过索引获取的时候,会将索引乘上每个字符占的字节数,这样就能跳到准确位置上,因为字符串里面的所有字符占用的字节都是一样的,然后获取的时候也会获取指定的字节数。比如:使用UCS2编码,那么定位到某个字符的时候,会取两个字节,这样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字符。
import sys # 此时全部是ascii字符,那么Latin-1编码可以存储 # 所以结构体实例额外的部分占49个字节 s1 = "hello" # 有5个字符,一个字符一个字节,所以加一起是54个字节 print(sys.getsizeof(s1)) # 54 # 出现了汉字,那么Latin-1肯定存不下,于是使用UCS2 # 所以此时结构体实例额外的部分占74个字节 # 但是别忘了此时的英文字符也是ucs2,所以也是一个字符两字节 s2 = "hello憨" # 6个字符,74 + 6 * 2 = 86 print(sys.getsizeof(s2)) # 86 # 这个牛逼了,ucs2也存不下,只能ucs4存储了 # 所以结构体实例额外的部分占76个字节 s3 = "hello憨?" # 此时所有字符一个占4字节,7个字符 # 76 + 7 * 4 = 104 print(sys.getsizeof(s3)) # 104
除此之外,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更形象地证明这个现象。
import sys s1 = "a" * 1000 s2 = "a" * 1000 + "?" # 我们看到s2只比s1多了一个字符 # 但是两者占的内存,s2却将近是s1的四倍。 print(sys.getsizeof(s1), sys.getsizeof(s2)) # 1049 4080
我们知道s2和s1的差别只是s2比s1多了一个字符,但就是这么一个字符导致s2比s1多占了3031个字节。然而这3031个字节不可能是多出来的字符所占的大小,什么字符一个会占到三千多个字节,这是不可能的。
尽管如此,但它也是罪魁祸首,不过前面的1000个字符也是共犯。我们说Python会根据字符串选择不同的编码,s1全部是ascii字符,所以Latin1能存下,因此一个字符只占一个字节。所以大小就是49 + 1000 = 1049。
但是对于s2,Python发现前1000个字符Latin1能存下,不幸的是最后一个字符存不下,于是只能使用UCS4。而字符串的所有字符只能有一个编码,为了保证索引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(1),前面一个字节就能存下的字符,也需要用4字节来存储。这是Python的设计策略。
而我们说使用UCS4,结构体额外的部分会占76个字节,因此s2的大小就是:76 + 1001 * 4 = 4080
print(sys.getsizeof("爷的青春回来了")) # 88 print(sys.getsizeof("?的青春回来了")) # 104
字符数量相同但是占用内存大小不同,相信原因你肯定能分析出来。
所以如果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都是ASCII字符,则使用1字节Latin1对其进行编码。基本上,Latin1能表示前256个Unicode字符,它支持多种拉丁语,如英语、瑞典语、意大利语、挪威语。但是它们不能存储非拉丁语言,比如汉语、日语、希伯来语、西里尔语。这是因为它们的代码点(数字索引)定义在1字节(0-255)范围之外。
大多数流行的自然语言都可以采用2字节(UCS2)编码,但当字符串包含特殊符号、emoji或稀有语言时,则使用4字节(UCS4)编码。Unicode标准有将近300个块(范围),你可以在0XFFFF块之后找到4字节块。
假设我们有一个10G的ASCII文本,我们想把它加载到内存中,但如果我们在文本中插入一个表情符号,那么字符串的大小将增加4倍。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,你可能会在实践当中遇到,比如处理NLP问题。
print(ord("a")) # 97 print(ord("憨")) # 25000 print(ord("?")) # 128187
所以最著名和最流行的Unicode编码都是utf-8,但是Python不在内部使用它,而是使用Latin1、UCS2、UCS4。至于原因我们上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,主要是Python的索引是基于字符,而不是字节。
当一个字符串使用utf-8编码存储时,每个字符会根据自身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小。这是一种存储效率很高的编码,但是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。由于每个字符的字节长度可能不同,就导致无法按照索引瞬间定位到单个字符,即便能定位,也无法定位准确。如果想准,那么只能逐个扫描所有字符。
假设要对使用utf-8编码的字符串执行一个简单的操作,比如s[5],就意味着Python需要扫描每一个字符,直到找到需要的字符,这样效率是很低的。
但如果是固定长度的编码就没有这样的问题,所以当Latin 1存储的hello,在和UCS2存储的古明地觉组合之后,整体每一个字符都会向大的方向扩展、变成了2字节。
这样定位字符的时候,只需要将索引 * 2便可计算出偏移的字节数、然后跳转该字节数即可。但如果原来的hello还是一个字节、而汉字是2字节,那么只通过索引是不可能定位到准确字符的,因为不同类型字符的大小不同,必须要扫描整个字符串才可以。但是扫描字符串,效率又比较低,所以Python内部才会使用这个方法,而不是使用utf-8。
所以对于Go来讲,如果想像Python一样,那么需要这么做:
package main import ( "fmt" ) func main() { s := "hello古明地觉" //我们看到长度为17, 因为它使用utf-8编码 fmt.Println(s, len(s)) // hello古明地觉 17 //如果想像Python一样 //那么Go提供了一个rune,相当于int32 //此时每个字符均使用4个字节,所以长度变成了9 r := []rune(s) fmt.Println(string(r), len(r)) // hello古明地觉 9 //虽然打印的内容是一样的,但是此时每个字符都使用4字节存储 //此时跳转会和Python一样偏移 5 * 4 个字节 //然后获取也会获取4个字节,因为一个字符占4个字节 fmt.Println(string(r[5])) //古 }
所以utf-8编码的unicode字符串里面的字符可能占用不同的字节,显然没办法实现当前Python字符串的索引查找效果,因此Python没有使用utf-8编码。
Python的做法是让字符串的所有字符都占用相同的字节,先使用占用内存最小的Latin1,不行的话再使用UCS2、UCS4,总之会确保每个字符占用的字节是一样的。至于原因的话我们上面分析的很透彻了,因为无论是索引还是切片、还是计算长度等等,都是基于字符来的,显然这也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。
Python字符串的存储策略,它并没有使用最为流行的utf-8,归根结底就在于这种编码不适合Python的字符串。当然,我们在将字符串转成字节序列的时候,一般使用的都是utf-8编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