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ringBoot缓存Ehcache的使用详解
spring缓存(EhCache)是在Spring3.1开始引入的,但是其本身只提供了缓存接口,不提供具体缓存的实现,其实现需要第三方缓存实现(Generic、EhCache、Redis等)。EhCache、Redis比较常用,使用Redis的时候需要先安装Redis服务器。
为什么引入缓存
- 提升服务性能: 例如在项目开发完成以后,随着时间推移,各种数据急剧增加,在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,一个简单的Select * from Student,都可能非常耗时,变成我们用户体验的痛点。并且在分布式远程调用的过程中,网络开销本来就比较大,如果再加上上面情况导致整体响应时间变大,得不偿失,因此缓存是十分必要的
- 减少数据库压力: 当数据增大,请求变多以后,数据库的压力将大大增加,缓存的出现可以减轻数据库压力。
SpringBoot抽象缓存
刚才说了Spring3.1引入了缓存接口,可以对接不同的缓存技术主要接口有:
-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Cache (定义缓存的接口)。
- org.springframework.cache.CacheManager:缓存管理器针对不同的缓存技术,有不同的缓存管理器,SpringBoot会按照以下顺序自动配置这些框架提供的缓存管理器。
- Generic。
- JCache (JSR-107) (EhCache 3, Hazelcast, Infinispan, and others)。
- EhCache 2.x。
- Hazelcast。
- Infinispan。
- Couchbase。
- Redis。
- Caffeine。
- Simple。
代码实现
添加缓存依赖
在pom.xml中添加spring-boot-starter-cache。
<!--数据缓存--> 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cache</artifactId> </dependency>
开启缓存
使用注解**@EnableCaching**注解开启缓存功能。
@Configuration @EnableCaching public class MyCacheConfig { }
数据缓存
在缓存操作中常用的注解有以下:
@Cacheable
@Cacheable可以标记在方法和类上面,在执行的时候会先看缓存数据是否存在,如果存在直接返回缓存数据,如果不存在就会支付方法并将缓存返回到缓存中,常用的三个属性。
value:用于说明缓存的名称,可以指定一个或者多个。
key:缓存的键值可以为空,如果不为空需要安装SpEl表达方式编写。
condition:缓存的条件,可以为空,如果使用按照SpEl方式编写,返回true则缓存,false不缓存。
@Cacheable(value = "student",key = "#id",condition = "#id>11") @Override public Student findById(Long id) { return studentMapper.findById(id); }
@CachePut
@CachePut可以标注在方法和类上面,常用属性和**@Cacheable相同,不同之处在于执行方法前不会查看缓存中是否存在,而是方法执行完成以后将结果放入缓存中,多用于数据的添加和修改。
@CachePut(value = "student",key = "#student.id") @Override public Student updateStudent(Student student){ studentMapper.updateStudent(student); return student; }
@CacheEvict
@CacheEvict可以标注在方法和类方面,用于清除缓存,常用注解除了和@Cacheable相同以外还有。
- allEntries: 是否清空所有缓存,默认false,当为true时,调用方法后就会清空所有缓存。
- beforeInvocation: 是否在方法执行前情况,默认false,为true的时候,在方法调用前就会清空缓存,false的时候如果方法抛出异常则不会清除缓存。
@CacheEvict(value = "student",key = "#id",allEntries = true,beforeInvocation = true) public void deleteStudent(@Param("id") Long id){ System.out.println("deleteStudent数据库..." + id); studentMapper.deleteStudent(id); }
集成EhCache
因为springboot只是缓存的抽象,要具体实现缓存还有依赖第三方缓存框架,我们这里介绍EhCache框架实现缓存。
添加EhCache依赖
在pom.xml中添加EhCache依赖。
<!-- https://mvnrepository.com/artifact/net.sf.ehcache/ehcache --> <dependency> <groupId>net.sf.ehcache</groupId> <artifactId>ehcache</artifactId> <version>2.10.9.2</version> </dependency>
添加Ehcache相关配置
1、在src\main\resources路径下添加ehcache.xml文件。
<ehcache xmlns:xsi="http://www.w3.org/2001/XMLSchema-instance" xsi: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="ehcache.xsd"> <cache name="student" maxElementsInMemory="10000" eternal="true" overflowToDisk="true" diskPersistent="true"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="600"/> </ehcache>
注解含义:
- name: 缓存名称和缓存注解中value属性相同即可。
- maxElementsInMemory: 缓存的最大数量。
- overflowToDisk: 缓存达到最大数量,会写入到磁盘。
- eternal: 缓存是否永久有效,如果设置为true,则timeout无效。
-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: 磁盘失效线程运行时间间隔,默认120s。
2、在application.yml添加ehcache.xml的路径。
spring: cache: type: ehcache ehcache: config: classpath:/ehcache.xml
ehcache.config的默认路径为src\main\resourcesehcache.xm,所以也可以不配置。
测试
1、测试@Cacheable(value = "student",key = "#id",cndition = "#id>11")使用postman测试接口http://localhost:8899/student/select/11。
点击两次我们在console发现,两次都进入了方法,这是因为我们有判断添加id大于11才会放入缓存中。
如果id>11例如http://localhost:8899/student/select/13,那么点击两次的情况下,我们只进入了方法一次。
其他测试可以自行测试,这里就不过多测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