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-02-26 10:54:02 | 栏目:AngularJS | 点击:次
说到AngularJS,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也就是双向数据绑定和指令系统了,这两者也是AngularJS中最为吸引人的地方。双向数据绑定呢,感觉没什么好说的,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讨论下AngularJS这个框架的指令系统,本人也是初学,查阅了一些资料,要是有一些说的不好的地方,万望指出。
指令作为AngularJS中最为重要的部分,所以这个框架本身也是自带了比较多的的指令,但是在开发中,这些指令通常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,所以我们也是需要自定义一些指令的。那么一个AngularJS指令在HTML代码中可以有四种表现形式:
1、作为一个新的HTML元素来使用。
<hello></hello>或者<hello/>
2、作为一个元素的属性来使用
<div hello></div>
3、作为一个元素的类来使用
<div class="hello"></div>
4、作为注释来使用
<!--directive: hello -->
注意这里有一个陷阱,就是在“directive: hello”这个的后面要有一个空格,不然的话是没有效果的,同时推荐注释的方法的还是少用,如果非要追求高大上,那就随性吧。既然指令有以上四种表现形式,那么具体他是怎么来定义的呢?
.directive('hello',function(){ return { restrict:'AECM', template:'<button>click me</button>' } })
上面就是定义一个指令最简单的代码了,没有之一。在上面的代码中,directive()这个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指令,该方法有两个参数,第一个'hello'就是规定指令的名字为hello,第二个参数是返回指令对象的函数。那么在上面的代码中,该函数主要使用了两个属性来定义这个hello指令:
1、restrict[string]这个属性,主要是用来规定指令在HTML代码中可以使用什么表现形式。A代表属性、E代表元素、C代表类、M代表注释。实际情况中我们一般使用AE这两种方式。
2、template[string or function]这个属性,规定了指令被Angular编译和链接(link)后生成的HTML标记,这个属性可以简单到只有一个HTML文本在里面,也可以特别复杂,当该属性的值为function的时候,那么该方法返回的就是代表模板的字符串,同时也可以在里面使用{{}}这个表达式。
template: function () { return '<button>click me</button>'; }
但是在一般情况下,template这个属性都会被templateUrl取代掉,用它来指向一个外部的文件地址,所以我们通常把模板放在外部的一个HTML文件中,然后使用templateUrl来指向他。
在定义指令的时候,除了以上两个最基础的属性外,我们还会使用到其他的很多属性,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的说下:
1、priority[number]属性,这个属性是来规定自定义的指令的优先级的,当一个DOM元素上面有一个以上的指令的时候,就需要去比较指令的优先级了,优先级高的指令先执行。这个优先级就是用来在执行指令的compile函数前,先排序的,那么关于compile这个函数,我们会在下面仔细的说下。
2、terminal[boolean]属性,该参数用来定义是否停止当前元素上比本指令优先级低的指令,如果值为true,就是正常情况,按照优先级高低的顺序来执行,如果设置为false,就不会执行当前元素上比本指令优先级低的指令。
3、replace[boolean]属性,这个属性用来规定生成的HTML内容是否会替换掉定义此指令的HTML元素。当我们把该属性的值设为true的时候,打开控制台看看你会发现这个指令生成的元素会是这样的:
当我们设置为false的时候会是这样的:
。
4、link[function]属性,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自定义的指令其实没有多大意义,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指令,有好多的属性我们都没有为他定义,所以没有多大用途。比如这个link函数,它包括三个参数:scope、element、attrs。这个link函数主要是用来添加对DOM元素的事件监听、监视模型属性变化、以及更新DOM的。它里面三个参数:
一:scope参数,在我们没有为指令定义scope属性的时候,那么他代表的就是父controller的scope。
二:element参数,就是指令的jQLite(jQuery的子集)包装DOM元素。如果你在引入AngularJS之前引入了jQuery,那么这个元素就是jQuery元素,而不是jQLite元素。由于这个元素已经被jQuery/jQLite包装了,所以我们就在进行DOM操作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使用 $()来进行包装。
三:attrs参数,它包含了该指令所在元素的属性的标准化参数对象。
5、scope[boolean or object]属性,该属性是用来定义指令的scope的范围,默认情况下是false,也就是说该指令继承了父controller的scope,可以随意的使用父controller的scope里的属性,但是这样的话就会污染到父scope里的属性,这样是不可取的。所以我们可以让scope取以下两个值:true和{}。
当为true的时候,表示让Angular给指令创建一个继承于父scope的scope。
var myapp=angular.module('myapp',[]) .controller('myctrl',['$scope', function ($scope) { $scope.color='red'; }]) .directive('hello', function () { return{ restrict:'AECM', replace:true, template:'<button ng-click="sayhello()"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 {{color}}">click me</button>', scope:true, link: function (scope,elements,attrs) { elements.bind('click', function () { elements.css('background-color','blue'); }) } } })
这里我们为父scope定义了一个color的属性,并赋值为red,在hello指令的scope属性中,我们给了true,所以angular就为这个指令创建了一个继承于父scope的scope,然后在template属性中,我们用{{}}使用了从父scope中继承过来的color属性,所以按钮会是红色的。
当为{}的时候,表示创建一个隔离的scope,不会继承父scope的属性。但是在有的时候我们也要需要访问父scope里的属性或者方法,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。angular早就为我们想到了这一点,有以下的三个办法可以让我们记性上面的操作:
一:使用@实现单向绑定,如果我们只给scope的这个{}值的话,那么上面代码的按钮的背景色将会是灰色的。,而如果我们需要使用父scope的color属性的时候,我们可以这样写:
scope{ color:'@color' }
<hello color="{{color}}"></hello>
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:1、scope里的属性color代表的是模板{{}}这个表达式里面的color,两者必须一致。2、scope里的属性color的值,也就是@后面的color,表示的是下面的HTML元素里的属性color,所以这两者也必须一致,当这里的属性名和模板里表达式{{}}里面使用的名称相同的话,就可以省略掉@后面的属性名了,然后写成下面的形式。
scope{ color:'@' }
从指令中scope的值可以看出,指令模板中的表达式{{}}里的color的指向的是当前元素元素的color属性,这个color属性的值就是父scope的属性color的值。父scope把他的color属性值传递给了当前元素的color属性,然后color属性又把值传递给了模板中表达式里的color,这个过程是单向的。
二:使用=实现双向绑定
.directive('hello', function () { return{ restrict:'AECM', replace:true, template:'<button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 {{color}}">click me</button>', scope:{ color:'=' }, link: function (scope,elements,attrs) { elements.bind('click', function () { elements.css('background-color','blue'); scope.$apply(function () { scope.color='pink'; }) }) } } })
<hello color="color"></hello> <input type="text" ng-model="color"/>
这里我们给指令的scope中的color属性和父scope中的color属性进行了双向绑定,并且给指令的link函数里,添加了一个单击事件,点击按钮会让按钮的颜色发生变化,并且改变指令scope的color属性的值,再给HTML页面中加了一个input标签,输出或者输入父scope的color属性的值。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:当前元素的属性名的值不用再加上{{}}这个表达式了,因为这里父scope传递的是一个真实的scope数据模型,而不是简单的字符串,所以这样我们就可以传递简单的字符串、数组、甚至复杂的对象给指令的scope。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点击这个按钮将会发生什么。
这里我们能看到,按钮的颜色变成了粉色的,说明点击让指令的scope的color属性发生了变化,从而导致按钮的颜色发生了变化。但是这里不仅仅是按钮发生了变化,注意看,input表单里的值也变成了pink,这就说明父scope的color属性也发生了变化。 另外,再让我们来给input里面输入一个颜色,看看发生什么变化。
,可以看出当我们在表单里输入另外一种颜色的时候,按钮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,这就说明指令的scope的color属性被改变了。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使用'='实现的是双向绑定。
三:使用&调用父scope里的方法
var myapp=angular.module('myapp',[]) .controller('myctrl',['$scope', function ($scope) { $scope.color='red'; $scope.sayhello= function () { alert('hello'); }; }]) .directive('hello', function () { return{ restrict:'AECM', replace:true, template:'<button ng-click="sayhello()"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 {{color}}">click me</button>', scope:{ color:'=', sayhello:'&' }, link: function (scope,elements,attrs) { elements.bind('click', function () { elements.css('background-color','blue'); scope.$apply(function () { scope.color='pink'; }) }) } } })
<hello color="color" sayhello="sayhello()"></hello> <input type="text" ng-model="color"/>
这里我们也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:1、我们不仅需要在模板中使用ng-click指令,绑定上要调用的父scope中的方法,而且要在给当前元素添加一个属性,并且这个属性指向要调用的父scope的方法。2、指令scope的属性sayhello、当前元素的属性sayhello、模板绑定的事件方法名sayhello这三者要一致。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点击按钮,弹出一个对话框了。
6、transclude[boolean]属性,这个属性用来让我们规定指令是否可以包含任意内容
.directive('hello', function () { return{ restrict:'AECM', replace:true, transclude:true, scope:{}, template:'<div ng-transclude></div>', } })
<hello> hello <span>{{color}}</span> </hello>
当他的值为true的时候,这是页面上输出的值。当为false的时候,页面上将会是空白的。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,就是<span>{{color}}</span>,这里的color是父scope里的color。并不是指令里的scope的color属性。
7、compile[function]参数,该方法有两个参数element,attrs,第一个参数element指指令所在的元素,第二个attrs指元素上赋予的参数的标准化列表。这里我们也有个地方需要注意:compile 函数不能访问 scope,并且必须返回一个 link 函数。但是如果没有设置 compile 函数,你可以正常地配置 link 函数,(有了compile,就不能用link,link函数由compile返回)。
.directive('hello', function () { return{ restrict:'AECM', replace:true, translude:true, template:'<button ng-click="sayhello()"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 {{color}}">click me</button>', scope:{ color:'=', sayhello:'&' }, compile: function (element,attrs) { return function (scope,elements,attrs) { elements.bind('click', function () { elements.css('background-color','blue'); scope.$apply(function () { scope.color='pink'; }) }) }; } } })
现在让我们来点击这个按钮
我们发现,这里点击按钮之后发生的事情和前面用link属性的一样,这其实是没有多少差别的。
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,我们只需要使用 link 函数。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指令只需要考虑注册事件监听、监视模型、以及更新DOM等,这些都可以在 link 函数中完成。 但是对于像 ng-repeat 之类的指令,需要克隆和重复 DOM 元素多次,在 link 函数执行之前由 compile 函数来完成。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两个分开的函数来完成生成过程,为什么不能只使用一个?要回答好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理解指令在Angular中是如何被编译的!
8、指令是如何被编译的
当我们的angular应用引导启动的时候,angular将会使用$compile服务遍历DOM元素,在所有的指令都被识别之后,将会调用指令的compile方法,返回一个link函数,然后将这个link函数添加到稍后执行的 link 函数列表中,这个过程被称为编译阶段。像ng-repeat这样的指令,需要被重复克隆很多次,compile函数只在编译阶段被执行一次,并且复制这些模板,但是link 函数会针对每个被复制的实例被执行。所以分开处理,让我们在性能上有一定的提高(这句话有点不太理解,我是从别的地方copy过来的。
9、controller[string or function]和require[string or string[]]参数,当我们想要允许其他的指令和你的指令发生交互时,我们就需要使用 controller 函数。当另一个指令想要交互时,它需要声明它对你的指令 controller 实例的引用(require)。
.directive('hello', function () { return{ scope:{}, require:'^he', compile: function (element,attrs) { return function (scope,elements,attrs,cntIns) { cntIns.fn() }; } } }) .directive('he', function () { return { restrict:'AE', scope:{}, controller: function ($scope, $compile, $http) { this.fn= function () { alert('hello'); }; } } })
<he> <hello color="color" sayhello="sayhello()"></hello> </he>
当页面加载完毕之后,会弹出一个对话框。
好了上面就是我这段时间学习angular,所了解到的指令的知识,就先写到这里了。